2022年9月26日星期一

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

 

编辑推荐

  《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是毕出老师第二本有关GMAT考试的讲解书籍。毕出老师是ChaseDream的首席GMAT讲师。
  ChaseDream是一个全球华人备考GMAT、商学院申请在线交流的开放平台。超过70家知名商学院与ChaseDream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90%以上
的GMAT备考人士在该网站上注册成为会员,目前注册人数超过100万人,每天有超过5万人访问。
  参加过由毕出老师主讲的GMAT培训课的考生,目前平均提高71分,**提高了150分。每年全球约有12%的考生可以获得700分及以上的GMAT成绩,而在参加过毕出老师培训课的考生中,这个比例是67%。


  特别说明:本书暂不提供下载二维码。

内容简介
  GMAT批判性推理是以非形式逻辑作为依托,希望考生正确识别一个论证的结构,继而准确找到当前论证结构的评估方式,终选出正确的答案。本书正是以批判性推理题型所考查的非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编写的,共九章,前面八章内容涉及批判性推理基础知识、论证的常见结构、不同结构的评估方法,后一章是综合练习。书中利用简练的语言帮助读者从了解批判性推理题型的含义开始,进而掌握这种题型所有的考法及变化,后快速而准确的答对批判性推理考题。作者在书中揭示了GMAT批判性推理考题真正的考查重点,避免了现存书籍基于现象总结的弊端。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出国考试及教育专家,GMAT 780分(Q50,V44),ChaseDream首席GMAT培训师。
  结合语义学、句法学、形式逻辑学、构式语法等多门学科,独创出一套GMAT复习方法,真正解决了GMAT考试中所有“无法解释”的题目,建立了完善的GMAT学习体系。
  作为GMAT培训师,他让学生平均提高71分(高150分),以专业、幽默、睿智的风格活跃于讲堂,是深受考生喜爱的人。
  作为专家,他把握住了GMAT考试的命题核心,颠覆了持续国内二十几年的GMAT解题方法。
  作为作者,他能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掌握十分复杂的概念,以简练而有效的文字影响着所有读者。
  著有作品:
  ·《GMAT句子改错:语法推理精讲》·《ChaseDream GMAT 模拟题库》·《ChaseDream GMAT Mini Test》·《ChaseDream GMATPrep 08逻辑笔记》·《ChaseDream GMATPrep 07阅读笔记》
  毕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出国考试及教育专家,GMAT 780分(Q50,V44),ChaseDream首席GMAT培训师。结合语义学、句法学、形式逻辑学、构式语法等多门学科,独创出一套GMAT复习方法,真正解决了GMAT考试中所有“无法解释”的题目,建立了完善的GMAT学习体系。作为GMAT培训师,他让学生平均提高71分(高150分),以专业、幽默、睿智的风格活跃于讲堂,是深受考生喜爱的人。作为专家,他把握住了GMAT考试的命题核心,颠覆了持续国内二十几年的GMAT解题方法。作为作者,他能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掌握十分复杂的概念,以简练而有效的文字影响着所有读者。著有作品:·《GMAT句子改错:语法推理精讲》·《ChaseDream GMAT 模拟题库》·《ChaseDream GMAT Mini Test》·《ChaseDream GMATPrep 08逻辑笔记》·《ChaseDream GMATPrep 07阅读笔记》
目录
作者简介
特别鸣谢
南洋理工大学简介
ChaseDream创始人寄语
ChaseDream总编推荐序
前言
二维码使用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批判性推理的基础知识
1.1 逻辑概述
1.2 GMAT批判性推理题目初探
1.3 不同问法的相同考法
1.4 正确区分前提和结论
1.5 按照推理方式给题目分类
第二章 类比/枚举推理
2.1 类比推理概述
2.2 类比推理的结构
2.3 类比推理的评估
2.4 枚举推理概述
2.5 枚举推理的结构
2.6 枚举推理的评估
2.7 统计推理
第三章 方案推理
3.1 方案推理概述
3.2 方案推理的结构
3.3 方案推理的评估
第四章 相关→因果推理
4.1 相关→因果推理概述
4.2 相关→因果推理的结构
4.3 相关→因果推理的评估
第五章 果因推理
5.1 果因推理概述
5.2 果因推理的结构
5.3 果因推理的评估
第六章 因果推理
6.1 因果推理概述
6.2 因果推理的结构
6.3 因果推理的评估
6.4 较为特殊的因果推理:滑坡论证
第七章 演绎推理/句子作用题
7.1 演绎推理题
7.2 句子作用题
第八章 判断推理方式总结
第九章 综合练习
A组
B组
媒体评论
  ★是一本真正传授GMAT逻辑中“逻辑”的书。通过对不同推理方式的学习,考生可以迅速掌握GMAT批判性推理部分的命题思路,一步找准正确答案。如果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你将会在未来的商学院课程中处处发现它的身影。你一定会惊讶于这本书所带来的收益。
  ——孙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副主任
  ★批判性推理是商学院学生的必备能力,我们希望申请者不但能考出GMAT高分,而且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展现出众的逻辑推理能力。本书除了向你提供高效获得GMAT高分的方法思路,还教会你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推荐!
  ——朱慧轶,长江商学院MBA/FMBA项目负责人
  ★GMAT批判性推理也叫“逻辑”,生活中的逻辑你可以在各处学到,而GMAT中的逻辑恐怕你只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果你希望少走弯路或试过多种方法却依然没有头绪,那么不妨试试本书中的方法,希望它能至少帮你从容地躲过一些荆棘,迈过一些关卡,更为轻松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Zeros,ChaseDream Founder
前言
  对GMAT稍微有些了解的考生都会知道,GMAT是考“逻辑”的。但是,“逻辑”这个词的覆盖面很广,绝不是GMAT能考查全面的。因此,了解并且掌握GMAT所考查的那部分逻辑是尤为重要的。批判性推理所考查的逻辑是GMAT考查的所有逻辑推理中最为浅层且最为基础的,学好它将会为获取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将会由浅入深地对批判性推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尽展示和讲解。
  或许你曾听到一些有GMAT考试经验的考生说:“逻辑题嘛,只要能看懂,就能答对。”听到这些话,或许你就算嘴上不说,心中也难免开始对这种题型产生轻视之心。但是,这是错觉!“只要能看懂,就能答对。”其实是大部分考生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个骗局。让我们还原一个考生做错题目后的反思过程:
  首先:(参考答案后)呀!这题怎么错了呢?
  其次:(略显伤心)答案选(C),我选了(B)。那我来看看(B)和
  (C)都说了什么,哪儿不一样呢?嗯,(C)说得很有道理,那(B)呢?
  再次:(恍然大悟中)啊!(B)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确实不对啊。
  最后:(将错题记入错题本后,陷入沉思)这个题目真不该错,要是细心点,把(B)看懂就不会错了。
  在胜利拿下GMAT考试前,无论你多么强迫要求自己细心,努力看懂题目,这样的桥段都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十分简单。并不是你之前不细心,也不是你看不懂(B)的意思(纵然有时候可能确实如此),而是你根本不会做这道题,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也未必做得对。实际上,在看完答案之后,我们对题目的关注点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从最初的“选择一个答案”变成“对比答案选项与我们选择的错误选项之间的区别”。在这个对比区别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尝试理解答案为什么会选(C),一旦说服了自己答案确实为(C),那么我们对(B)的眼光就会变得极为批判和苛刻。此时(B)的待遇和我们最初做题时的待遇大为不同,我们会逐词逐字母地阅读它,尽一切可能去挑错误。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在逐词逐字母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找到最初对(B)的某些误读,进而将大部分的错误归因于最初的“没看懂”。
  由此可知,“没看懂”仅仅是一个幌子,就算将批判性推理考题换成中文,恐怕我们依然会面临种种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转换最初看题的“关注点”。那么,关注点要怎么转换呢?转换成什么样呢?仔细阅读本书,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详尽展示批判性推理这类考题的题型、正确的分类方法,以及每一类题的正确解法。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将正确认识到GMAT考查这类题型的目的,学会这类题型的解法,进而拿到GMAT高分的密钥。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有不足和纰漏之处,欢迎热心而诚恳的读者们批评指正,并且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意见请发送至:book@chasedream.com,感谢您的斧正。
  毕出
  于2014年冬
精彩书摘
  GMAT考生经常称“GMAT批判性推理”这类题型为“逻辑”。虽然这个称谓不甚严谨,但也基本上概括了这种题型的特点。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论证之原则、规范和方法的学问,焦点是正确的推理或论证的条件。
  狭义上,逻辑推理可以分成两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所谓演绎推理,又称必然推理,其特点是前提必然包含结论。通俗点说,所谓演绎推理,是一种若前提正确,结论必然正确的推理,例如:
  前提1:小明周三一定会穿衬衫。
  前提2:今天是周三。
  结论:小明今天会穿衬衫。
  由本例可知,若前提1和前提2均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必然是正确的。实际上,在演绎推理中,前提永远包含结论。但是,生活中的推理往往不是演绎推理,我们面对的信息不完全,由这些不完全的信息做出的推论经常是有漏洞的,不准确的。为了寻求人类推理的奥秘,特别是推理的因果规律,人们构建了另一类逻辑——归纳推理。所谓归纳推理,又称或然推理,是一种与观察、经验、实验、比较概括、检验等一系列活动相联系的推理方法。它要面对信息不完全、主观偏差、实际条件制约、预见等因素,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我们可以对其他人做出的归纳推理做出自己的评估,例如:可以削弱或加强他人的归纳推理,例如:
  前提:美国1935~1940年的汽油消耗由于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了配额限制而下降了35%,与此同时,患肺癌的美国白人人数也下降了几乎相同的百分比。1941~1950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9倍,而同一时期汽油的消耗量也增加了相同的比率。
  结论:汽油消耗是造成美国人患肺癌的重要原因。由本例可知,就算前提正确,结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归纳推理中,前提不包含结论。
  在批判性推理这类考题中,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均有涉及。考查归纳推理的题目数量占据题目总数量的将近90%,剩下的将近10%的题目则考查演绎推理。



「20220926」https://www.aliyundrive.com/s/XUxBSJfzS9p 提取码: 61cx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Share: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