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
★ 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
★ 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 选目:别具慧眼,另辟蹊径;评注: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平易清隽,言简意丰。
★ 自一九八六年初版以来一再重印,被列入清华大学人文杜科学院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
★ 满是文人气度,故多高明独断之语,兼具史家眼界,并重沉潜考索之功。
★ 阐释串讲胸有沟壑,挥洒自如,一册而管窥宋诗发展脉络与宋人精神世界。
★ 其中寄寓时局、自况身世处幽深玄远,留待后世君子知之。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以选目为基础,共包括前言、选目、作者小传、注释四部分。根据金性尧先生对宋代诸诗人的创作特色、地位的理解,以及对宋诗发展历程的把握,从浩如烟海的宋诗中撷取三百二十七首。强调苏轼和陆游,二人选目为全书之冠,并以此为支点,构成北、南宋作者队伍的基本格局。
本书去取公允、注解精当、考证严谨、个性鲜明、理趣皆备。读解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更挖掘为人忽视的冷僻佳作。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注重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探索诗歌的内在意涵和艺术形式。是领略宋诗风貌、气象,了解宋诗发展脉络的人文读本。
但是这书却为藏书家所不屑一顾。人们只知道这书的编选者叫蘅塘退士,至于他的真姓名究竟叫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更不必说他的生平了。然而自出版以来,这书却持久而广泛地流传着。从唐人选唐诗的元结《箧中集》算起,历来编选的唐人诗集,共有一百多种,但最有影响、最有生命力的却要推这本《唐诗三百首》。就入选作品的内容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异之作;蘅塘退士的名声,更不像《唐百家诗选》的编者王安石、《唐贤三昧集》的编者王士禛等人那样有名,如上所说,许多人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据蘅塘退士的原序说,他编这书的动机,是想以此代替“工拙莫辨”、体例不严的《千家诗》,作为给就学的儿童读的所谓“训蒙”读物,后来却成为带有社会性的选本,恐怕是他本人始料所不及。不过,从这书的绝大多数作品看,即使在古代,读者对象主要也应当是成人,故而他又补了一句“白首亦莫能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