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诗词”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诗词”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

六神磊磊读唐诗

 

编辑推荐

毫无疑问,六神磊磊是当今自媒体写作的高峰。

他引得无数英雄竟“折腰”:罗振宇、鲁豫、蒙曼、史航、张帆、史杰鹏、野夫、十年砍柴………他们都爱六神磊磊。

他是草根英雄,追随者无数:粉丝近千万,篇篇十万加。文章不胫而走,常常霸屏,创造了自媒体写作的奇迹。

他是2016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个人新媒体”获得者。

究竟为什么,他让千万人喜爱?

他让人忍俊不禁。毫无疑问,六神磊磊是有趣的。“世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趣的灵魂,写有趣的文字。他的文字,从来不为了取悦而撩拨,而是让你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甚至毫无预料地,捧腹大笑。

他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全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被他用活色生香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从初唐到晚唐,重要的人物,他用轻盈的笔触,栩栩如生地还原在我们面前。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唐诗的力量与美。

他对人性洞若观火。这世上的儿女情长、世态炎凉、升迁贬谪、草莽英豪、离愁别恨,细微之处见人性,让人禁不住怀疑,这样的对人性、对官场、对世情的洞察,怎会出自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之手。

他温柔敦厚,深情,正直。无论是对唐诗的流失散佚,还是对老杜的一往情深,无论是四杰的多舛命运,还是杜甫对李白的“基情”,他对人,对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了解、同理、正直和深情。所以,北大的张帆教授说,他的价值观和我是一样的。

这是一本浅近的唐诗入门读本。六神磊磊用了两年的光阴,倾情于唐诗,写出一个轻谐版、深情版、史诗版的唐诗三百年。只要你常用汉字,懂得21世纪的汉语,通过这本书,你和唐诗的距离,就只隔着一道矮墙。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横跨了从南北朝末期到唐朝的四百年历史,既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又不拘泥于此,他紧贴大唐的历史,加以丰富的细节,把诗人们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来讲述。他们也“刷着朋友圈”,喝酒撸串,在人世间策马奔腾。作者别出心裁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叙事变得妙趣横生,再加上幽默风趣的“六神体”,把一段段诗歌的起转承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娓娓道来,带你领略大唐精彩绝伦的诗歌江湖,让我们在忍俊不禁中重温温暖风雅的唐诗记忆。

作者简介

王晓磊

笔名六神磊磊,曾为时政记者。自媒体人。2013年12月开设专栏“六神磊磊读金庸”,借武侠人物评说时事热点、社会现象,成为有影响的自媒体之一。获2016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

除了评点金庸外,六神磊磊的“唐诗系列”也大受读者欢迎。由于风格独特,有个人见解,其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往往迅速阅读传播数百万次,成为当前新媒体上的一大景观。

目录

◎目录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

谢朓死后,王勃生前

唐诗的崛起,还是没半点征兆

引爆!唐诗的寒武纪

有趣的王家人

宋家的长子

军曹的绝唱

浪漫的初唐

我只留下了六首诗,但还是无冕之王

盛唐,那个伟大的诗人朋友圈

如果没有李白

李白到底有没有千金裘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杜甫的太太:我嫁的是一个假诗人

老实的情圣

大唐的学渣和考霸

还我煌煌大唐

唐代诗人里的好男人

从唐朝的节妇到明清的荡妇

武侠小说怎么用唐诗才高明?

中唐的几场“华山论剑”

放下筷子骂娘的白居易

我活二十七岁,让你争吵千年

“三百首”里不会有的那些“冷门”好诗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的小宇宙

唐诗里最美的四种植物

聂夷中的两个梦

从长城窟到菩萨蛮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精彩书摘

盛唐,那个伟大的诗人朋友圈(节选)

转眼间,已是公元719年,大唐开元七年。这是一个平静的年头。

这一年里,唯一值得一记的事,似乎就是五月发生了一次日食。在一番象征性的厉行节约、裁乐减膳之后,皇帝唐玄宗百无聊赖,在朋友圈里刷了条信息—“今年无事”。

要真是无事才怪。

其实,在这一年的诗歌圈子里,发生了许多日后会震动天下的大事。

在四川,有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孩儿出生了,后来叫做杨玉环。

在湖南,有一座壮观的大楼修好了,主持工程的是大文豪张说,这座大楼后来定名岳阳楼。

在河南,一个七岁的孩子开始尝试作诗,他的作文题目是“凤凰”,他叫做杜甫……

当然,此刻的诗歌江湖上,还轮不到杜甫亮相。

就在他咿咿呀呀念诗的时候,一个白衣飘飘的少年走来了。他摸了摸杜甫的头:

“你还小,先不忙出场。这诗的盛世,且先让我来开启吧。”

白衣少年打开了手机。在朋友圈里,许多诗人都在七嘴八舌,热烈讨论着未来。

一个叫王昌龄的京兆人说:我要高考。

一个叫孟浩然的湖北人说:我要异地高考。

一个叫李白的安西人傲然一笑,说:我要保送。

白衣少年淡淡一笑,留了个言:我要选秀。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少年昂首出发了,目的地是长安。他随身带着心爱的吉他,哦对不起,是琵琶。在当时,琵琶就相当于今天的吉他。

那时长安的娱乐圈竞争很激烈,最红的一个新人叫做张九皋,此人不但有才,而且很有后台。他有个亲哥哥叫做张九龄,是大唐诗歌俱乐部常务副主席。

更要命的是,这个张九皋还得到了当时大唐文艺女青年俱乐部名誉主席—玉真公主的青睐,已经内定了要当选秀冠军。

然而我们的白衣少年毫不畏惧。他提着吉他,啊不,是琵琶,傲然走上了舞台,开始演奏。

要知道,那时候的琵琶只有四个音位,远远没有现在表现力强,但那又怎样呢?有才就是任性。

少年的这一首摇滚琵琶曲,就是千古名曲《郁轮袍》。听名字都很ROCK。

一曲奏罢,全场掌声雷动,台下的导师玉真公主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

“小鲜……啊不,小伙子,除了吉他,你还有别的什么才艺吗?”

“我还会写诗。”

公主不禁动容。要知道,那时候可是唐朝,当时所谓的“会写诗”,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像现在,只要能凑齐五十六个字的老干部都敢说自己会写七律。

“那我就考考你。不要让我失望哦。”

公主当场给他出了一道题:“十秒之内写一首诗,必须要有爱情、有暖男、有季节、有地理、有植物、有王菲。”

我们的白衣少年脱口而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玉真公主顿时泪流满面。她说出了改变少年一生命运的话:“Iwantyou!”

旁边的导师—大唐诗歌俱乐部主席张说先生小声提醒:“公主,之前您要内定的冠军张九皋呢?”

公主满脸无辜:“张九皋是谁?”

这个白衣少年,叫做王维。

顺便说一句,那个被他黑掉的才子张九皋,后来虽然也人生事业顺利,当了大官,但在文坛上却一辈子都没抬起头来。

直到很多年以后,张九皋的第N代重孙子里才终于出了一个猛人,拿到了“大元好声音”的冠军,算是给先人争了口气。这位牛人的代表作你一定听过,就是那首“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他的名字叫张养浩。

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节选)

一场又一场日与月的战斗,仍然在不断爆发,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哪一首是最好的五言律诗?一位叫王湾的高手先声夺人,抛出了关于太阳的金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同时代的大师张九龄,则以一首关于月亮的神作捍卫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接着,王维出手了,歌咏的是太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师杜甫淡淡一笑,又写出了《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他们从五律杀到五绝,从初唐杀到晚唐。有“蓝田日暖”,就有“月落乌啼”;有“落日照大旗”,就有“月下飞天镜”;有“白日放歌须纵酒”,就有“夜吟应觉月光寒”;有“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有“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于,厮杀进行到了最激烈的阶段。一顶万众瞩目的金冠被捧了出来:谁,是唐诗的第一名?

它一直被不少人认为是属于太阳的,正是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传李白看到了这一首诗,都觉得服气,说自己没法再写黄鹤楼了。这首诗也经常被列为唐诗第一—连李白都为它低头,谁还

这才幸运地被一些乐府诗的集子保留了,传了下来,否则说不定都已经失传了。

李攀龙激动得一拍桌子:“这样牛的一首诗,居然没有人注意它?”

他读了又读,郑重地把它选了出来:我要推这首诗!

有了大才子的力推,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传诵着它,这首诗的江湖地位也青云直上,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变得蜚声天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它就是被埋没了数百年的《春江花月夜》。

它华丽又空灵,深沉又壮美。学者称它为“孤篇横绝”,这一句评语后来被通俗地演绎成了另一句话:孤篇压全唐。

看来,日月之争彻底胜负已分了?

不是的。“孤篇横绝”,是一座耀眼的金杯。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五万篇唐诗中,究竟哪一首,才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记忆,不论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千古一诗?

让我们的目光来到盛唐。我们的老朋友王之涣,正昂然立在鹳雀楼头,高高举起了权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之前介绍过这首诗。这二十个字,之洗练,之壮阔,之雄视千古,仿佛不是出自人的手,而是出自神的剪裁。它是唐诗里的最强音,是盛唐气象最完美的代表。

如果没有下一首诗,“白日依山尽”要夺魁的。我们每个小孩子背的第一首诗,都会是它。

然而,在这最最关键的一战里,李白出手了。他是带着一身月色而来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论境界、论匠心、论巧夺天工,“白日依山尽”都不输给“床前明月光”。它是输给了人心—前者是宏伟的豪言,后者却是心灵上柔软的一击。日间的浩荡气象,再写到极处,也终究没有月下的相思打动人。

这两首诗,其实也正是中国人矛盾的两面。在白天,裹挟在大时代的征尘里,为了生存和理想奔走,勉励自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夜晚,则又每每想起了乡土、故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潸然泪下。

太阳和月亮,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不只是遥远的天体,它们早已镌上了李白、杜甫、张九龄、薛涛们的悲忧喜乐,并时时提醒着我们,在千百年前的某一日、某一夜,那些才华横溢的先人们看着它们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20220930

https://www.aliyundrive.com/s/ebo2wxowwkK

提取码: 3vi0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Share:

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

金性尧选唐宋诗新注(古典文史大家著作,一览唐宋诗精华,通俗易懂,风靡海内外的畅销注本。套装共2册)

 

编辑推荐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 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
  ★ 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
  ★ 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 选目:别具慧眼,另辟蹊径;评注: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平易清隽,言简意丰。
  ★ 自一九八六年初版以来一再重印,被列入清华大学人文杜科学院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
  ★ 满是文人气度,故多高明独断之语,兼具史家眼界,并重沉潜考索之功。
  ★ 阐释串讲胸有沟壑,挥洒自如,一册而管窥宋诗发展脉络与宋人精神世界。
  ★ 其中寄寓时局、自况身世处幽深玄远,留待后世君子知之。
内容简介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以选目为基础,共包括前言、选目、作者小传、注释四部分。根据金性尧先生对宋代诸诗人的创作特色、地位的理解,以及对宋诗发展历程的把握,从浩如烟海的宋诗中撷取三百二十七首。强调苏轼和陆游,二人选目为全书之冠,并以此为支点,构成北、南宋作者队伍的基本格局。
  本书去取公允、注解精当、考证严谨、个性鲜明、理趣皆备。读解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更挖掘为人忽视的冷僻佳作。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注重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探索诗歌的内在意涵和艺术形式。是领略宋诗风貌、气象,了解宋诗发展脉络的人文读本。
作者简介
  金性尧(1916—2007),笔名文载道,别号星屋,浙江定海(今属舟山市)人。作家、著名古典文史学者、资深出版人。青年时代曾主编《鲁迅风》《萧萧》《文史》等杂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任职于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生笔耕不辍。文学作品有《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钞》等。散文成就颇高,风格受鲁迅影响甚深。周作人将其与时人纪果庵并列,即是后来文坛盛传的“北纪南金”。文史著作有《伸脚录》《土中录》《饮河录》《不殇录》等。晚年倾力编注《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即后浪出版之《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与《明诗三百首》。
目录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前言
蘅塘退士原序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 二首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 二首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有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 府
塞上曲
塞下曲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 觱篥歌
夜归鹿门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1 赠曹将军霸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 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
燕歌行有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 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 并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1,甫自京金光门出2,间道归凤翔3。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4,与亲故别,因出此门5,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有怀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士
新年作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曹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旅宿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送人东游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书边事
除夜有怀
孤雁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
黄鹤楼
行经华阴
望蓟门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送魏万之京
登金陵凤凰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赠郭给事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 五首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赠阙下裴舍人
寄李儋元锡
同题仙游观
春思
晚次鄂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西塞山怀古
遣悲怀 三首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锦瑟
无题
隋宫
无题 二首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 二首
利州南渡
苏武庙
宫词
贫女
乐 府
独不见
卷七 五言绝句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终南望余雪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怨情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秋夜寄丘员外
听筝
新嫁娘
玉台体
江雪
行宫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哥舒歌
乐 府
长干行 二首
玉阶怨
塞下曲 四首
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
回乡偶书
桃花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怨
凉州曲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龟年
滁州西涧
枫桥夜泊
寒食
月夜
春怨
征人怨
宫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乌衣巷
春词
宫词
赠内人
集灵台 二首
题金陵渡
宫中词
近试上张水部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 二首
金谷园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隋宫
瑶池
嫦娥
贾生
瑶瑟怨
马嵬坡
已凉
金陵图
陇西行
寄人
杂诗
乐 府
渭城曲
秋夜曲
长信怨
出塞
清平调三首
出塞
金缕衣
附 录
蘅塘退士孙洙简史(两则)
重版附记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前 言
王禹偁
感流亡
乌啄疮驴诗
村行
春居杂兴(选一)
寇准
春昼
夜望
微凉
舂陵闻雁
杨亿
汉武
咏傀儡
郭震
纸窗
宿渔家
林逋
山园小梅
秋江写望
范仲淹
野色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选一)
晏殊
寓意
中秋月
潘阆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落叶
九华山
石延年
古松
宋祁
朱云传
九日食糕
包拯
书端州郡斋壁
梅尧臣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田家语
悼亡(选二)
东溪
杂诗绝句十七首(选一)
文彦博
阅史有感
张方平
题歌风台
送苏子由监筠州酒税
韩琦
广陵大雪
阅古堂前植菊二本,九月十八日 花犹未开,因以小诗嘲之
赵抃
次韵孔宪蓬莱阁
欧阳修
边户
啼鸟
戏答元珍
黄溪夜泊
田家
梦中作
苏舜钦
吴越大旱
过苏州
望太湖
淮中晚泊犊头
初晴游沧浪亭
李觏
哭十侄
忆钱塘江
邵雍
插花吟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选一)
韩维
下横岭望宁极舍
文同
积雨
此君庵
司马光
道傍田家
居洛初夏作

刘敞
微雨登城
曾巩
上元
甘露寺多景楼
城南(选一)
西楼
咏柳
吕南公
卖帚翁
勿愿寿
废井
王安石
秃山
后元丰行
径暖
半山春晚即事
思王逢原三首(选二)
示长安君
登宝公塔
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
南浦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北山
郑獬
滞客
捕蝗
晚晴
盆池
田家
刘攽
城南行
雨后池上
郭祥正
川涨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选一)
西村
金陵
杨杰
勿去草
遥碧亭
张舜民
乡人言
纨扇
沈括
江南曲
延州诗
秋千
王令
饿者行
暑旱苦热
纸鸢
陈洎
过项羽庙
苏轼
真兴寺阁
寒食雨二首(选一)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法惠寺横翠阁
百步洪二首(选一)
送杨杰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续丽人行
荔枝叹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龟山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
题西林壁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一)
苏辙
中秋夜八绝(选一)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选一)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黄庭坚
上大蒙笼
武昌松风阁
书磨崖碑后
登快阁
寄黄几复
蚁蝶图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
病起荆江亭即事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徐积
赠黄鲁直
秦观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泗州东城晚望
春日
秋日
贺铸
题诸葛田家壁
病后登快哉亭
和崔若拙四时田家乐词四首(选一)
陈师道
别三子
蝇虎
登快哉亭
九日寄秦觏
绝句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题韩马图
七夕歌
破幌
屋东
秋夜
惠洪
汪履道家观所蓄烟雨芦雁图
题李画像
次韵方夏日五首。时渠在禹溪,余乃居福严(选一)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雍丘驿作
田昼
筑长堤
杜牧
宗泽
晓渡
早发
唐庚
戊子大水1二首
春日郊外
徐俯
春游湖
晁冲之
夜行
李光
越州双雁道中
左纬
会誉侄
许少伊被召追送至白沙不及
送别
汪藻
漫兴(选一)
王庭珪
舟次白沙
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病, 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
江端友
牛酥行
韩碑
韩驹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孙觌
枫桥三绝(选一)
周紫芝
五男父
秋晚二绝(选一)
李纲
病牛
李清照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选一)
春残
吕本中
兵乱后杂诗五首(选一)
夜雨
望金陵偶成两绝(选一)
别夜
木芙蓉
曾幾
闻李泰发参政得旨自便将归,以诗迓之
书徐明叔访戴图
陈与义
感事
除夜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牡丹
早行
秋夜

朱淑真
元夜三首(选一)
东马塍
自责(选一)
饶节
偶成
晚起
刘子翚
次韵长汀壁间
双庙
汴京纪事(选二)
胡铨
潭石岩
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
岳飞
池州翠微亭
陆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收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 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游山西村
黄州
临安春雨初霁
书愤
剑门道中遇微雨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十一月十四日风雨大作
沈园二首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
秋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周必大
行舟忆永和兄弟
叶绍翁
嘉兴界
游园不值
夜书所见
范成大
缫丝行
祭灶词
十一月十二日枕上晓作
碧瓦
横塘
汴河
州桥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选三)
杨万里
夏夜玩月
插秧歌

悯农
分宜逆旅逢同郡客子
宿灵鹫禅寺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二)
尤袤
淮民谣

萧德藻
古梅二首(选一)
登岳阳楼
王质
倦绣图
有感
灯花
朱熹
观书有感(选一)
水口行舟
陈造
望夫山
楼钥
次韵东坡武昌西山诗
题杨妃上马图
陈傅良
游赵园
刘过
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后
登多景楼
姜夔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三)
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选一)
登乌石寺
湖上寓居杂咏
葛天民
绝句
尝北梨
绝句
高翥
船户
戍妇吟二首(选一)
行淮
徐照
石门瀑布
徐玑
山居
新春喜雨
翁卷
山雨
乡村四月
赵师秀
雁荡宝冠寺
约客
刘宰
石翁姥
戴复古
诘燕
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 有浦城人,写寄真西山
盱眙北望
淮村兵后
严羽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闺怨(选一)
临池
塞下曲六首(选一)
赵汝燧
憩农家
下程
登法云寺
陇首
杜耒
寒夜
利登
野农谣
早起见雪
次琬妹月夕思亲之什
乐雷发
常宁道中怀许介之
夏日偶书
刘克庄
明皇按乐图
筑城行
早行
闻城中募兵有感二首(选一)
戊辰即事
和仲弟十首(选一)
许棐
泥孩儿
宫女词
武衍
宫词补遗(选一)
叶茵
香奁体1(选二)
方岳
月夜
行田
罗与之
商歌三首(选一)
寄衣曲(选一)
看叶
谢枋得
武夷山中
周密
夜泊
夜归
春夜
文天祥
金陵驿(选一)
得儿女消息
扬子江
林景熙
冬青花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谢翱
鸿门宴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选一)
过杭州故宫二首(选一)
汪元量
醉歌(选二)
湖州歌1(选二)
萧立之
送人之常德
武阳渡
姑苏台五首(选一)
第四桥二首(选一)
病起行散
真山民
山亭避暑
晚步
无名氏
题驿壁
无名氏
题壁

精彩书摘
  老一辈的读者中,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在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名句;还知道苏州有一座寒山寺,武汉有一座黄鹤楼。我们的祖国到处有名胜古迹,一经诗人得之于手,遂使广土众民,无不可亲,无不可爱。这些名句、这些知识以至感情,多半是从《唐诗三百首》上得来的。
  但是这书却为藏书家所不屑一顾。人们只知道这书的编选者叫蘅塘退士,至于他的真姓名究竟叫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更不必说他的生平了。然而自出版以来,这书却持久而广泛地流传着。从唐人选唐诗的元结《箧中集》算起,历来编选的唐人诗集,共有一百多种,但最有影响、最有生命力的却要推这本《唐诗三百首》。就入选作品的内容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异之作;蘅塘退士的名声,更不像《唐百家诗选》的编者王安石、《唐贤三昧集》的编者王士禛等人那样有名,如上所说,许多人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据蘅塘退士的原序说,他编这书的动机,是想以此代替“工拙莫辨”、体例不严的《千家诗》,作为给就学的儿童读的所谓“训蒙”读物,后来却成为带有社会性的选本,恐怕是他本人始料所不及。不过,从这书的绝大多数作品看,即使在古代,读者对象主要也应当是成人,故而他又补了一句“白首亦莫能废”的话。


20220929 https://www.aliyundrive.com/s/jRiLe7xYCG9 提取码: 42hp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