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东方 GMAT语法改错精解》依据GMAT句子改错题的特点,分析其题目要求、选项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将GMAT句子改错题的典型题目按语法进行分类,补充必要的语法知识,根据这些语法知识对相应的典型例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大量模考题,帮助考生掌握答题规律,积累经验,获取高分。
作者简介
刘振民:曾任新东方GMAT教师,长年致力于GMAT教学和研究,对GMAT考试的出题思路及题目特点有着深入了解,著有《GMAT语法改错精解》等畅销图书。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笔考时,GMAT改错在Verbal中与逻辑、阅读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在改为机考(CAT)后,它的重要位置明显地突出出来了。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三。
1.所占的比重:机考中Verbal部分有41道题,改错占了16~18题,约占verbal部分的40%。
2.出题的顺序:在机考Verbal的前10道题中,改错约占4~6题。而我们知道前10道题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你的GMAT题目的难度系数。也就是说,若前10道题的正确率很高,则其后题目的难度系数将会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准——预示着你的高分;而若前10题正确率很低,其后题目的分值会很低,你即使在后面的3 1题中正确率较高,也很难提高难度系数——预算着分数不会过700分。
3.改错的基础是语法,而语法是中国学生的强项:上述的前两点客观上要求GMAT考生应该在改错方面做得很好;而第三点从客观上证明了我们有此能力做到这一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无论是已摒弃多年英语学习又重捡起书本的资深经理人,还是有坚实语法基础的在校大学生,都一致认为GMAT改错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一个谜;看似一个很近的目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却发觉自己才刚刚起步。
那么,这个现实与理论上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一、GMAT改错中的几个难点
笔者从自己学习GMAT改错的经验和周围几十个GMAT战友的亲身体验出发,认为:GMAT改错有以下六个难点。而正是由于对这六个难点的估计不足,认识不够才导致了这个现实与理论上的差异。
难点一:对一些基本语法知识的生疏。勿庸讳言,英语表达有一些固定的结构,比如说:Itis estimated (believed,thought) that;to do sth. is to do sth.;一些固定词组的搭配如accommodation to sth.,belief in,both…and等,这些是我们学习英语表达的基础,掌握它们只能靠记忆。而很多准备GMAT的商业人士,因为长期不用而忘记这些用法,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GMAT改错的学习。
难点二:GMAT语法规则与通常我们所学的,甚至一些专业语法书籍的规则不尽相同。所以如果我们用已有的语法知识去解按新规则设计的题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些困惑。在中学课本中,我们曾学过“which可指代前面整个句子”的用法(不少语法书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He worked in this field for several years,which contributed to lus later success.在此句中,which指前面整个句子,但在GMAT看来,which不能指代前面整个句子,因而此句话是错误的。又比如:中学语法课本说过,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that可省可不省;而GMAT则认为,that-般不可省。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在碰到此类问题时,若你马上摒弃以前的旧思想,以GMAT的要求去调整你已有的语法规则,那么你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困惑。而若你试图通过查阅更全、更厚的语法书去证明你的原有语法知识是错的,而GMAT是正确的话,你最后会发觉你的这些时间、精力的耗费都是徒劳的,因为往往查阅的结果只会使你确信,你原有的相关知识是对的。这时你就像一只钻进风箱的老鼠,进退两难,不知何去何从。
难点三:不能有效地把握句子的重心。在GMAT改错中,几乎所有的题干都是复合句。每一个复合句中都有一个主要信息和一个或几个附属信息。在英语表达中,主要信息必定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而次要信息则会采用从句、分词短语或独立结构来表述。如:Watching news on television, we had our dinner.在这个简单的复合句中,We had our dinner是句子的主要信息,而从属信息是Watching news on television(采用分词形式,表主句的伴随状况)。对于这样一个正确的句子,GMAT考试经常会采用主次颠倒和主次不分的手法对此句进行修改,制造出了两个干扰项:(B) Having our dinner, we watched news on television. (C) We had our dinner and watched news on television.(B为主次颠倒,C为主次不分)。由于我们母语汉语中并无类似现象,且由于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性,经常就会导致GMAT考生认为三个句子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面对不知该选哪一个的困惑。
难点四:未能体会GMAT的改错真谛。准确地说,GMAT改错除了改正语法错误之外,更强调表达的有效性和简洁性。这一点既是GMAT与TOEFL的不同之处,又是GMAT语法大大难于TOEFL语法的关键之所在。如:(A) He was absent because he was ill. (B) He was absent for the reason that he was ill.这两种表达在语法上都正确,但为什么GMAT选A而排除B呢?其原因就在于表达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上,because比for the reason that简洁,所以选A。对于此点的不充分理解部分来源于我们有一个先人为主的观念,认为改错就一定只是针对语法现象,类似于TOEFL。同时,也由于我们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造成的。因为,一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有写作课。即使有,老师只会告诉你同一意思可以用几个句型来表达,但从来不会要求你去辨别哪个是最简洁的,表达上是最有效的。
难点五:不能把握题干的真实含义。在一些复杂的、较长划线部分的难题中,由于句中混杂较多的修饰成分和逻辑搭配不当问题,使得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分辨出句子的真实含义,经常在二三个选项间徘徊,总觉得这二三个选项的句意都可以理解通,由于时间限制,只好从中随机挑一个从而导致最后的失分。
难点六:心理上的畏惧。由于以上几点的困惑及茫然,导致解题的准确度下降;自然而然,考生的自信心受挫,畏惧心理也就随之增强。
那么,对于GMAT考生在学习GMAT中的六个难点,该如何去超越呢?
1.所占的比重:机考中Verbal部分有41道题,改错占了16~18题,约占verbal部分的40%。
2.出题的顺序:在机考Verbal的前10道题中,改错约占4~6题。而我们知道前10道题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你的GMAT题目的难度系数。也就是说,若前10道题的正确率很高,则其后题目的难度系数将会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准——预示着你的高分;而若前10题正确率很低,其后题目的分值会很低,你即使在后面的3 1题中正确率较高,也很难提高难度系数——预算着分数不会过700分。
3.改错的基础是语法,而语法是中国学生的强项:上述的前两点客观上要求GMAT考生应该在改错方面做得很好;而第三点从客观上证明了我们有此能力做到这一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无论是已摒弃多年英语学习又重捡起书本的资深经理人,还是有坚实语法基础的在校大学生,都一致认为GMAT改错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一个谜;看似一个很近的目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却发觉自己才刚刚起步。
那么,这个现实与理论上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一、GMAT改错中的几个难点
笔者从自己学习GMAT改错的经验和周围几十个GMAT战友的亲身体验出发,认为:GMAT改错有以下六个难点。而正是由于对这六个难点的估计不足,认识不够才导致了这个现实与理论上的差异。
难点一:对一些基本语法知识的生疏。勿庸讳言,英语表达有一些固定的结构,比如说:Itis estimated (believed,thought) that;to do sth. is to do sth.;一些固定词组的搭配如accommodation to sth.,belief in,both…and等,这些是我们学习英语表达的基础,掌握它们只能靠记忆。而很多准备GMAT的商业人士,因为长期不用而忘记这些用法,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GMAT改错的学习。
难点二:GMAT语法规则与通常我们所学的,甚至一些专业语法书籍的规则不尽相同。所以如果我们用已有的语法知识去解按新规则设计的题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些困惑。在中学课本中,我们曾学过“which可指代前面整个句子”的用法(不少语法书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He worked in this field for several years,which contributed to lus later success.在此句中,which指前面整个句子,但在GMAT看来,which不能指代前面整个句子,因而此句话是错误的。又比如:中学语法课本说过,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that可省可不省;而GMAT则认为,that-般不可省。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在碰到此类问题时,若你马上摒弃以前的旧思想,以GMAT的要求去调整你已有的语法规则,那么你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困惑。而若你试图通过查阅更全、更厚的语法书去证明你的原有语法知识是错的,而GMAT是正确的话,你最后会发觉你的这些时间、精力的耗费都是徒劳的,因为往往查阅的结果只会使你确信,你原有的相关知识是对的。这时你就像一只钻进风箱的老鼠,进退两难,不知何去何从。
难点三:不能有效地把握句子的重心。在GMAT改错中,几乎所有的题干都是复合句。每一个复合句中都有一个主要信息和一个或几个附属信息。在英语表达中,主要信息必定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而次要信息则会采用从句、分词短语或独立结构来表述。如:Watching news on television, we had our dinner.在这个简单的复合句中,We had our dinner是句子的主要信息,而从属信息是Watching news on television(采用分词形式,表主句的伴随状况)。对于这样一个正确的句子,GMAT考试经常会采用主次颠倒和主次不分的手法对此句进行修改,制造出了两个干扰项:(B) Having our dinner, we watched news on television. (C) We had our dinner and watched news on television.(B为主次颠倒,C为主次不分)。由于我们母语汉语中并无类似现象,且由于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性,经常就会导致GMAT考生认为三个句子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面对不知该选哪一个的困惑。
难点四:未能体会GMAT的改错真谛。准确地说,GMAT改错除了改正语法错误之外,更强调表达的有效性和简洁性。这一点既是GMAT与TOEFL的不同之处,又是GMAT语法大大难于TOEFL语法的关键之所在。如:(A) He was absent because he was ill. (B) He was absent for the reason that he was ill.这两种表达在语法上都正确,但为什么GMAT选A而排除B呢?其原因就在于表达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上,because比for the reason that简洁,所以选A。对于此点的不充分理解部分来源于我们有一个先人为主的观念,认为改错就一定只是针对语法现象,类似于TOEFL。同时,也由于我们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造成的。因为,一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有写作课。即使有,老师只会告诉你同一意思可以用几个句型来表达,但从来不会要求你去辨别哪个是最简洁的,表达上是最有效的。
难点五:不能把握题干的真实含义。在一些复杂的、较长划线部分的难题中,由于句中混杂较多的修饰成分和逻辑搭配不当问题,使得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分辨出句子的真实含义,经常在二三个选项间徘徊,总觉得这二三个选项的句意都可以理解通,由于时间限制,只好从中随机挑一个从而导致最后的失分。
难点六:心理上的畏惧。由于以上几点的困惑及茫然,导致解题的准确度下降;自然而然,考生的自信心受挫,畏惧心理也就随之增强。
那么,对于GMAT考生在学习GMAT中的六个难点,该如何去超越呢?
「20220926」https://www.aliyundrive.com/s/XUxBSJfzS9p 提取码: 61cx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0 评论:
发表评论